無論春夏秋冬,嬰幼兒都需要進行日光浴。陽光是最好的維生素D“活化劑”常曬太陽可以幫助嬰幼兒骨骼健康成長,促進鈣的吸收,預防和治療佝僂病。
1、適當?shù)臅r間:新生兒可在室內陽臺上曬太陽,待嬰幼兒滿月后,就可以到戶外曬太陽了。一般情況下,時間以上午9~10 點和下午4~5 點為宜。上午9~10的時候,陽光中的紅外線強,紫外線偏弱,可以促進新陳代謝:下午4`~5點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,可以促進腸道對鈣,磷的吸收,增強體質,促進骨骼正常鈣化。如果到戶外,出門前可以先開窗,讓嬰幼兒有一個適應的過程,此事要注意避免對流風,然后在保暖的前提下,到戶外少太陽。如果受條件限制不能經常曬太陽,可以給嬰幼兒加服一些魚肝油,以預防佝僂病。
每次曬太陽的時間長短歲嬰幼兒年齡大小而定,要循序漸進,可由十幾分鐘逐漸增加到半個小時或者1小時.
2、適合的穿著:很多育兒嫂春季就會帶嬰幼兒帶戶外曬太陽,但考慮到天氣冷,在曬太陽時怕嬰幼兒感冒,所以給嬰幼兒穿的像球一樣———帶著帽子。手套和口罩。只露兩只眼睛。這樣曬太陽很難達到目的,因為春季太陽中的紫外線較夏天弱得多,穿得太厚,紫外線要想透過衣物達到皮膚很難。在曬太陽時,給給嬰幼兒帶一頂帶帽檐的小帽子是有必要的,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嬰幼兒,毛發(fā)較稀疏,而且頭顱骨骨版薄頭顱前囟及顱縫還沒有閉合,對陽光中紫外線抵抗能力較差。另外,帶帽檐的帽子還可以起的到保護嬰幼兒的視網膜的作用
3、適宜的環(huán)境:帶嬰幼兒曬太陽可以選擇清潔,平坦,干燥,綠化較好,空氣流通,但又避開強風的地方。最好到草坪,有灌木植被的小區(qū)或公園內。因為這樣環(huán)境比較安靜空氣也比較清新,可以給嬰幼兒一個好心情,有利于身心健康。要特別注意不要在車水馬龍的交通干線邊曬太陽,以避免嬰幼兒吸入過多的汽車尾氣引起鉛中毒。
此外隔著玻璃曬太陽不可取,研究表明,隔著玻璃測試紫外線透過率不足50%,若到距離4米處,則紫外線更少,不足室外的20%由此可見,在室內隔著玻璃曬太陽是不科學的。
